首页 > 媒体报道
官网 院史馆

【中国科学报】纪念中科院建院65周年“传承历史、创新未来”
座谈会摘编

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甘晓 张晴丹    中国科学院网站   www.cas.cn   2014-11-03    

  中科院原副院长、中科院院士

  李振声

  我于1951年8月23日被分配到中科院工作,至今已63年。我对中科院组织的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了解得比较清楚,所以想对此作简要的回顾,并结合当前我院正在落实的《“率先行动”计划》谈谈可以借鉴的精神和经验。

  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是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由周光召院长领导,我来协助,全院有关研究所的科技人员参加,共同完成的一项国家重大任务。当时,国家急需找到粮食增产的突破口,我院老一辈科学家从60年代起就分别在河南封丘和山东禹城建立了试验站,对盐碱地、沙荒地、涝洼地进行综合治理,建立了万亩示范样板田。据此,我们向国务院提出了在黄淮海地区进行中低产田治理的建议。与此同时,周光召院长在中科院研究经费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决定投入400万元,组织25个研究所的400名科技人员深入黄淮海地区第一线,与地方政府和科技人员合作攻关,在全国发挥了引领作用。六年后,黄淮海地区增产粮食504.8亿斤。为了表彰此项工作的贡献,国务院对参加此项工作的各单位优秀科技人员颁发了特等奖,其中我院有20名科技工作者获奖。

  通过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的实践,我们总结了中科院如何不与农业部门重复,为我国农业作贡献的经验。继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之后,我们选择了环渤海农业研究课题,主要是滨海盐碱地的治理,在十几年探索和积累的基础上,提出了“渤海粮仓”计划,2010年白院长亲自参加了渤海粮仓论证会,到2012年科技部批准了我们这个计划。目前,该计划已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正在顺利实施。

  现在,我们正在落实习总书记向中科院提出的“四个率先”的任务,和经国务院批准的《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暨全面深化改革纲要》。回顾上述这段历史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是可以借鉴黄淮海精神,发挥多学科配合的优势,勇于攻坚克难的决心和大兵团作战的合力,促进中科院实现跨越式发展。同时,根据习总书记“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的饥荒,有钱也没有用,要解决13亿人吃饭的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的指示,我院要继续努力为农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

  赵忠贤

  我从1959年到中国科技大学上学开始,就进入了中国科学院。至今,我已经在中国科学院工作了50年。

  我们团队在高温超导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作为这个团队的代表,特别感觉到中科院拥有有利于做学问的大环境和大氛围。在这个领域,中科院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成长起来,活跃在国际舞台上。2008年,《科学》杂志三次评论铁基超导体研究,其中一篇评论的标题便是“新超导体的发现把中国科学家推向最前沿”。这是对中国科学家的高度肯定,也说明这批优秀青年人才已经承担起实现高温超导第三次突破的重任。

  回首历史,我对能考上中国科学院办的大学感到非常荣幸。中国科技大学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科学家创办的大学,也是真正由大师教学的大学,华罗庚先生曾在那里上高等数学,钱学森先生也在那里给大学生上课,在中国所有的大学中大概只有中国科技大学有过。在这所中国科学院办的大学里的学习生涯使我受益一生。

  同时,在中科院的工作经历也让我认识到,中科院的发展一直依靠两个轮子,一个轮子是承担国家任务,另一个轮子是发展学科。这两个轮子一个都不能离开。特别是后者,中国科学院在为新中国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学科体系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学科发展是取得跨越发展的基础。比如,正是有了中科院物理所研发的第一台氢液化器,我们才能研究液氢相关的科学问题,培养人才,为做氢氧发动机作贡献。中科院研发的低温技术也用在了我国第一颗卫星上,没有低温技术就无法实现空间模拟实验。学科发展和国家任务的密切结合是中国科学院不断向前发展的两大轮子。我相信,把这两个方面调整好,就能更快地实现“四个率先”的目标。

  当然,中科院未来的发展还要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科研条件非常困难,有几万块钱甚至几千块钱的科研经费就已经算很不错了。中科院人也正是在困难条件下养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现在,科研条件变好了,经费多了,应该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够把工作做得更好。

  年纪大了,我能做的是和大家一起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让年轻一代发挥他们的才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无愧于先人的贡献。

  中科院原数学所所长、中科院院士

  杨乐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也是我们科学院成立65周年。我是1962年来到中国科学院的,到现在超过半个世纪了。65年来,我觉得中科院发展的总体趋势良好。

  在1949年到1976年期间,政治运动冲击较多,特别是十年浩劫时期,但是中国科学院领导还是十分明确中国科学院“出成果、出人才”的办院方针,发挥了引领的作用。在这里,我想以数学领域为例,谈谈中科院如何实现“率先建成人才高地”。

  从前,中国科学院号召大家,要有“安专迷”的精神。在数学领域,华罗庚先生和陈景润先生是两个典型的人物,他们在多复变函数论的研究和哥德巴赫猜想方面都作出了非常突出的成果。华老不仅在自己的科研领域成就突出,还对中国数学的发展很有功勋。陈景润也是“安专迷”精神的一个典型,他经过了非常艰苦的研究,最后在哥德巴赫猜想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些工作不仅在我们中国科学院,而且在全社会都广为人知。

  改革开放以后,整个社会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数学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诸多进展,特别是在实行知识创新工程以后,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科学研究有了较多的经费支持。数学方面也后继有人,许多年轻的学者作出了重要的成果。这些青年人才如今已在中科院工作了接近十年时间。比如,晨兴数学中心和数学所的研究员田野与其同事在数论、表示论和代数几何的有关问题上作出了杰出成绩,国际上对他们的工作评价也很高。

  当前,科研环境比较好了,过去常常只有个别的学者能够出来,现在可以有一批这样的学者出来。对于数学来讲,我们应该着眼于三十岁左右的学者,他们经过了国际上一流大学的培养,已经做出了一些优秀的研究工作。我们应当把他们吸引过来,继续培养并创造良好的环境,使他们能够做出更好的研究。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一批这样的人,希望在今后可以继续培养和引进这样的青年人才,把中科院变成一个能够出创新人才、出创新成果和创新思想的科研单位,真正做到国家对我们的要求,争取早日实现“四个率先”。

  中科院化学所原所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副主任、中科院院士

  朱道本

  1968年4月,我到中科院化学所报到。目前,我在中国科学院已工作了48年,回顾中国科学院的发展历程并展望未来,我体会很深。

  在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正开始于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也就是我们中国科学院建院。到今天,65年的历程中,中国科学院已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始终以时代需求、国家使命为核心,通过了两个发展阶段:一个是创新发展的时期;另一个是改革探索的创新跨越、创新驱动的时期。中国科学院的发展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中科院在整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当中,起到了骨干和引领的作用。

  研究所是中国科学院最基本的研究单位,也是中国科学院的窗口、缩影。我主要从事化学方面的工作,从普普通通的研究人员到所长。回顾过去对今后的发展很有指导意义。所以,我想从化学所这个窗口来看看科学院65年的发展变化。

  1985年到2014年,这三十几年,是化学所历史上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1985年所长负责制实行,科研经费拨款制度发生了变化。1990年化学所提出了“十年计划”。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我们十年计划中,把创新文化的建设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化学所于1992年正式提出了要进行“创新、求是、团结、奉献”的文化建设,对化学所后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展望未来,中科院人任重道远。我们主要面临两个挑战:第一,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中国科学院要怎样抓住这个机遇,不断发展;第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很多,亟待科学技术作支撑。研究所和广大科研人员,首先要学习贯彻好国策或指导思想,深入学习贯彻《“率先行动”计划》。我们应该要担起历史的责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增强自信,立足于创新,强调价值,最终实现跨越,引领未来。

  中科院办公厅原副主任

  葛能全

  65年前的今天,毛泽东主席给郭沫若院长颁发院印,第二天,中科院就开始办公了。中科院就是这样成立的。

  今天,再次走进中科院的大楼,我想起了刚来中科院的情景。1963年,我到科学院机关报到,仅仅24岁半,现在还差两个月就76岁了。在院机关工作的日子里,我受教育、受锻炼的机会很多。退休以后,我又集中研究钱三强的经历,自然也就离不开中国科学院的历史。

  回顾各个时期中科院承担的角色,我觉得中科院无愧于各个时期的国家需求。“两弹一星”是那个年代最有标志性的一个工程,也是我们的强国梦。中科院在“两弹一星”中唱主角,解决了最核心的科学技术问题。

  我和大家分享几个例子。在原子弹研发上,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跟所有其他国家的第一颗原子弹的原料是不一样的,他们是钋239,我们是铀235。另外一个例子是由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攻关的引爆原子弹的高浓炸药。此外,中国科学院最先进、最新的仪器设备也用于支援原子弹的研制,1959年1月新研制成计算机104机,解决了我们原子弹里面设计的关键问题。

  再比如,铀分离的绝密核心元件——扩散分离膜,由钱三强和裴丽生于1961年11月亲自在上海冶金所组建专门研究室(十室),抽调沈阳金属所、北京原子能所和复旦大学有关技术力量,由吴自良抓总,经过两年努力,在1963年秋,实验室制成甲种分离膜元件,同年底工厂量产几千只,使铀分离厂得以顺利开启。引爆原子弹的点火中子源,是又一技术复杂的核心部件,1960年接受二机部任务,由钱三强组织原子能所助理研究员王方定带领攻关,在芦苇杆抹泥当墙、油毡涂沥青作顶的简易工棚内,经过三个寒暑反复试验,在1963年12月制成4个合格的中子点火源,解决了急需。

  输送人才是中国科学院为原子能事业作出的又一关键性贡献,许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曾是中国科学院人。中科院最优秀的、最得力的、最有实力的科学家一直支持着“两弹一星”的事业。“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出自中国科学院的有15位。两弹(原子弹、导弹)、一星(卫星)三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也是中国科学院的钱三强、钱学森、赵九章。正是由于他们的领军作用,“两弹一星”工程才能把各方面力量组织到一起。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所长、中科院院士

  朱日祥

  今天,距离1981年我进入中科院已经有三十多年了。在中科院多年学习、工作的经历让我体会到,中科院具有特殊的文化氛围,对开展科学研究非常有利。

  担任所长后,我也力图为研究所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氛围。目前,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有15位院士、30多位杰青、10多位“千人计划”入选者,可以说人才济济。正是依靠重视人才、学术自由、鼓励创新、自由探索的文化氛围,研究所才聚集了这些优秀的人才。

  回顾历史,地球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是赵九章先生,他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在赵九章领导地球物理所的二十年里,他把这个所真正营造成了能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国家队”。他是建言中央呼吁我国研发人造卫星的第一人,他还在给中央的建议中详细论述了开展这项工作的步骤。

  《“率先行动”计划》的提出为我们所继续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学原创与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展望未来,在地学领域,我认为,应该引导研究所开展四个方面的工作,包括在国家重大需求引导下的源头创新、技术研发、科教融合以及成果转移转化。未来,我们将以国家需求为战略目标,在上述四个方面加大力度,真正把研究所建成“四位一体”的研究机构。

 

  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

  吴季

  中国科学院在空间科学领域一直承担引领性的工作,“两弹一星”之后,我们又提出来了“两星一站”,之后又开始了载人航天和嫦娥工程的论证。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中国科学院在空间科学领域开展的工作。

  1992年,我在国外读博士期间,听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起步了。两年后,我回国,来到了空间科学中心,就是冲着这个计划来的。后来,我还有幸参加了空间科学的几项大计划,包括我国第一个真正的空间科学卫星计划“双星计划”。

  目前,我们承担了空间科学先导专项,有四颗卫星正在研制过程中。预计2015年到2016年的两年时间里,这四颗卫星都要发射。届时,这四颗卫星将会对科学研究发挥较大的作用。比如,在暗物质的探测上,现在丁肇中先生在国际空间站上做的实验已经证明我们暗物质卫星定向的方向是正确的。以前我国科学家一直在使用国外卫星的数据,到先导专项开始,就有可能用自己的数据实现自己的思想。因此,这是我们为国家作重大贡献的重要领域。

  在《“率先行动”计划》的实施中,空间中心即将与承担载人航天工程应用任务的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承担嫦娥工程应用及相关任务的国家天文台月球与深空探测总体部共同建设空间科学创新研究院。我们正在对建设方案进行详细论证,希望未来在国家空间科学领域的重大工程和项目中,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作用。

 

  中科院计算所所长

  孙凝晖

  我于1989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至今有25年了。因为当时喜欢数学,把杨乐先生、陈景润先生当成偶像,所以到了华罗庚先生创建的中科院计算所。

  作为计算所所长,我结合自己的经历,总结计算所的一些历史经验。过去,计算所正是一直围绕“率先”二字开展工作,才取得了一些成绩。

  第一,上世纪80年代,计算所科研人员率先“下海”。中关村一条街上有三分之一的企业是计算所的科研人员参与创办的,最后成就了联想这样的“院企”,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促进了中国计算机产业的壮大。

  第二,上世纪90年代,计算所率先“自主创新”。当时,国家的科研水平大多停留在跟随、仿制。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到在计算所内创建的科研特区“智能中心”,参与智能计算机的研究。正是当时追求科学上的卓越,才研制出曙光高性能计算机这样的世界水平的计算机系统。

  第三,本世纪初,计算所又率先进入“知识创新工程”。2000年,计算所率先开展自主可控龙芯通用CPU的研制,为国家组织开展“核高基”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奠定了基础。

  当前,计算所在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中再次率先建设“科教融合卓越中心”,努力达到教育一流、科学卓越、产业源头的目标。

  当前,我们应把产业进步与科学发现、国家安全和社会发展并列为中科院对国家的重大贡献。计算所只要继续扛起“率先”的大旗,一定会在中科院正在实施的《“率先行动”计划》中作出新的贡献。

  中科院自然科学史所副所长

  王扬宗

  我是1985年到研究生院学习的,不久就赶上了玻尔诞生100周年纪念活动,很多国内外知名的物理学家被请到研究生院。一次请周光召院长作报告,很多人都问他中科院向何处去,那时全院正处于一段比较难过的时间。

  将近30年过去,科学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近几年,由于承担了院史研究任务,才知道这是一个事关科学院的定位与使命的大问题,而且由来已久,争议不少。但是,党和国家信赖和倚重科学院,始终把科学院视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科技力量。

  中国科学院与国家的科技事业有着非常特殊的关系,从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科学院的战略使命与任务,处理好科学院与国家科技事业的关系,是科学院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院史是中国现当代科技史的核心内容。近些年来,院领导非常重视院史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编研组,我们承担了不少相关的工作。我院的一些大政方针,包括“民主办院、人才强院、开放兴院”发展战略的实施,《“率先行动”计划》的启动,都包含着对我院历史经验的深刻认识。

  此外,院史属于当代史的范畴,当代史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与现实息息相关。随着行动计划的实施,科学院一定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我也相信,科学院在《“率先行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会一如既往在我国的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进一步推进制度建设和体制机制改革,逐步解决我院发展史上一些长久存在的问题。这是科学院的百年大计,也是整个国家科技事业的百年大计。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

  王秀杰

  再过55天就是我到中科院满十年的日子,我一直都很庆幸自己能够加入中科院,能够有幸与这么多优秀的科学家一起工作,有幸在中科院的使命和精神的影响下不断修正与提高自己的事业目标,开展更加有意义的科研工作。

  中科院是中国科学家和科技各领域专家的圣地。在这里,不仅有世界一流的研究条件,更重要的是有热情的领导同事和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与科研骨干。比如刚刚发言的各位院士和科学家,都曾经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优异的成果,为我国的科技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鼓舞我们中科院年轻人不断努力前进的,不光是这些喜人的研究成果,更重要的是中科院人高尚的情操和品质。比如李振声院士,已是83岁的高龄还经常到地里查看实验结果,为国家的农业发展献计献策。

  我们这一代青年人已经足够幸运,拥有非常好的科研条件和发展机遇,我们一定要传承科学院老一代科学家艰苦奋斗、一心为公、志存高远的科学精神,努力攻克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科学难题。

  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各国在科技、医药、农业等领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作为中科院的一员,我们广大青年科研人员一定会以我院历代优秀的科学家为榜样,将中科院的优秀传统和《“率先行动”计划》的精神落实到我们的行动当中,为我院早日实现“四个率先”的目标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科学院大学硕士二年级学生

  张星辰

  2013年我通过考研来到国科大本部的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吸引我的是国科大的教育理念,搭建了共有共治共享的平台。

  作为一名研二的学生,我刚好见证了国科大这两年快速的成长。2013年雁栖湖西校区正式启用,我非常幸运地成为了第一批入住的学生,在那里,我们真正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走到哪里都是自动化的设备,也感受到了科学院对于我们青年学生的重视和关心。

  今年,国科大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又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招收了本科生332名,这是国科大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他们的到来,不仅为我们的学校带来了更多的活力,而且为科学院的科研人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此前,我一直认为科研离我很远,科学家离我很远。但是,来到国科大以后,这些想法完全被颠覆,每周基本上都有院士来为我们作讲座。在我研一时,有很多学术界的泰斗、前沿学科的领军人以及各个企业的知名企业家来为我们授课或者是举办讲座等,他们和学生在同一个食堂用餐,畅谈学术问题,并且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回复我们的邮件,我想这也许是国科大才具有的特点。

  当然,老一辈科学家们已经通过不懈的努力,为国家的科技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年轻的科研工作者要向他们学习,承担起国家和科学院交给我们的使命。我相信,只要科学院的新老科学工作者一起努力,到2030年,科学院一定能够全面实现“四个率先”。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14-11-03 第4版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