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的
通过组织本次竞赛,吸引海内外各界特别是关心中科院改革创新发展的科技教育界人士参加,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中科院的成就,彰显中科院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成就,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推进“率先行动”计划实施,喜迎建院65周年;从世界、全国和全院的系列维度,进一步促进社会公众和院内职工全面、系统地认识和了解中科院的发展历程、重大产出、突出贡献,进一步树立中科院新时期的公共形象。
二、活动设置
(一)竞赛内容
中科院院史知识题,包括中科院发展历程、杰出人物、重要数字、重大成果、战略部署等,均为选择题。
(二)目标人群
面向国内外所有关心中科院改革创新发展的人士。
(三)组织形式
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行。
线上设立活动官方网站,发布活动组织方案、院史参考资料等信息及竞赛试卷,供参赛者注册后在线答题。
线下邀请相关专家作相关专题报告,和在线答题的内容相呼应。
线上答题结束后,举办线下的决赛暨颁奖典礼。
三、组织机构
(一)指导委员会
主 任:白春礼(中科院院长、党组书记)
副主任:邓麦村(中科院党组成员、秘书长)
谭铁牛(中科院副秘书长)
委 员:李振声(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院士)
郑哲敏(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院士)
张存浩(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院士)
沈文庆(中科院学部咨询评议工作委员会主任、院士)
许智宏(中科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任、院士)
秦大河(中科院学部学术与出版工作委员会主任、院士)
周其凤(中科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院士)
皮树义(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主任)
张宿堂(新华社国内部主任)
张碧涌(光明日报社编委)
丁 士(经济日报社副总编辑)
潘晓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主任)
陈 杰(中央电视台社会新闻部主任)
臧具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总编室主任)
刘亚东(科技日报社总编辑)
张 坤(中国青年报社长、总编辑)
张明新(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
胡俊凯(瞭望周刊社执行总编辑)
罗 华(人民网副总裁)
王永治(腾讯网副总编辑)
邹 明(凤凰网总编辑)
(二)命题评判委员会
主 任:郭传杰(中科院党组原副书记)
副主任:曹效业(中科院副秘书长)
王扬宗(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
委 员:丁毅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档案馆馆长)
樊洪业(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郭金海(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李真真(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张九辰(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张 藜(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三)组织委员会
主 任:谭铁牛(中科院副秘书长)
副主任:汪克强(中科院办公厅主任)
周德进(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局长)
委 员:吴 钰(中科院办公厅副主任)
王敬泽(中科院学部工作局副局长)
曹京华(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
赵 彦(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副局长)
王秀琴(中科院京区党委副书记)
曹以玉(中科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局副局长)
张柏春(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
黄向阳(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主任)
陈 鹏(中国科学报社社长)
马石庄(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
蒋 一(中国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
(四)组织委员会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中科院科学传播局,成员由组成组织委员会的相关部门、单位的相关工作人员组成。
主 任:赵 彦(兼)
副主任:刘英楠
成 员:
综合协调组:宋文辉 余和军 龚海华 祝魏玮
王 嵩 谢荣欢 李寒冰 管载麟
杨 正 王勇忠 郑晨曦 周庆华
任霄鹏 吴 昊 陈 娜 王 颖
宋同舟 范思璐
技术支持组:杜义华 陈 潇 乔红超 郭小龙
四、活动安排
(一)竞赛活动官方网站上线(10月4日)
(二)启动仪式、系列报告(10月11日、15日、19日)
1. 10月11日上午
举行启动仪式。
第一场专题报告《中国科学院人的历史担当》。
2. 10月15日上午
第二场专题报告《原子弹与脊梁——中国科学院建院65周年的纪念与感想》。
3. 10月19日上午
第三场专题报告。
注:以上活动地点均为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北一条15号),均将在中科院院网、活动官方网站及科学网全程直播。每场活动举行前将在竞赛活动官方网站发布活动邀请信,从报名的网友中遴选部分听众。
(三)网上竞赛(10月16日至22日)
参赛者可随时在活动官方网站注册参赛。为便于后续奖品发放、入选决赛时联络等,注册时需留下真实姓名、手机号、电子邮箱号(最好是所在工作机构邮箱)等信息;为便于统计院内单位或部门的组织工作情况,院内职工、学生还需选填所在单位(部门)名称,填写工作邮箱。
参赛者注册成功后,答题系统从题库中随机抽取210道试题,生成针对该参赛者的7套试卷,每套试卷包含30道试题。参赛者可在22日24时前自由安排时间,回答并提交为本人账号匹配的7套试题。
网上竞赛期间,每天评出10个传播奖(从答题后通过网站页面“分享”按钮晒出得分的参赛者中随机抽取),在第二天9时左右公布。
注:中科院院内离退休老同志可选择网络在线答题,也可参加另行组织的线下纸质试卷答题。线下答题参赛者获评65个“中科院离退休同志线下竞赛优秀参与奖”,但不参加决赛阶段竞赛。
(四)决赛暨颁奖典礼(11月1日)
1.决赛参赛者
根据网上竞赛阶段答对试题总数的多少,选取前30名参赛者入选决赛。如遇答对试题数量相同者,从中随机抽取出所需数量的入选者。
如入选选手因故无法参加决赛,则选取排名在其之后的参赛者参加决赛,对无法参赛者授予纪念奖。
北京以外参赛者来京参赛,提供2天食宿,交通费自理。
2.决赛形式
参赛者通过随机抽签的形式组队,5人一队,共6队。竞赛采取抢答的方式,进行多轮比赛。(比赛细则另行制定)
得分最高的队每位队员均获一等奖,得分第二、第三的队每位队员均获二等奖,其余三队每位队员均获三等奖。如参赛队伍积分相同,则加赛一题以排定名次。
注:本活动地点为中国科学院大学礼堂(北京市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甲),将在中科院院网、活动官方网站及科学网全程直播;活动前将在竞赛活动官方网站发布活动邀请信,从报名的网友中遴选部分观众。
一等奖5人,每人奖励平板笔记本电脑1台;
二等奖10人,每人奖励平板电脑1台;
三等奖15人,每人奖励智能手机1部;
传播奖70人、纪念奖若干,每人奖励移动硬盘1个;
中科院离退休同志线下竞赛优秀参与奖65人,每人奖励功能手机1部。
© 2014 中国科学院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02857号 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三里河路52号 邮编:100864